按时间顺序划分,我国凿岩钎具行业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
今天首先列举阐述一下**初期阶段
创业初期(1950~1964年)
我国凿岩钎具工业的创业初期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引进当时苏联技术开始的。1950年为配合抗美援朝的施工需要,抚顺钢厂首次轧制出碳素中空钎
钢,并开始小批量生产;1951年开始试制镶硬质合金片苏式老一字形钎头。由于当时生产条件简陋,产品质量差,产量少,除能部分保证军事施工的需求外,国内工业建设所需的凿岩钎具产品仍然要从国外进口。当时我国的凿岩钎具生产谈不上形成行业,企业的生产制造部门也无能力建设专门的生产车间,只是由个别制造车间兼顾生产的简易产品生产体系。
1955年,由前苏联援建的沈阳风动工具厂开工建设,1956年10月,第1台国产轻型气动凿岩机下线,凿岩机械开始大批量进入国内矿山生产领域。1958年以后,国内工业化建设大幅度升温,矿山采掘、公路、水电、军事施工及其他凿岩工程对钎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最高时每年消耗IH22mm锥体钎杆约3
20万支,折合中空钎钢用量约2.8万t。由于当时国内没有专业化中空钢生产车间,中空钎钢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满足工业建设需要,国家开始批量进口中空钎钢,按计划分配给使用单位自行加工钎杆。由于使用单位多为气动锻钎机,制钎设备和工艺技术都十分落后,加工钎杆的质量很差,消耗量非常大。在矿山,常常成矿车的钎杆井下送往,又有成车的断裂钎杆往上拉,这种现象不仅浪费大量的外汇,部分矿山也常因钎具供应不及时而造成停产。为尽快改变我国凿岩工具产品技术工艺和产品质量落后的状况,原冶金工业部于1964年9月开始在新抚钢厂(现抚顺新钢铁公司)、贵阳钢铁厂(现贵阳特殊钢公司)、涟源钢厂(现涟源钢铁集团公司)等10家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布点试制中空钎钢;同时,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北京地质学院探工系也开始“新型硬质合金钎头”的研究工作;原**机械工业部宣化风动机械厂、冶金工业部长沙矿山研究院、嘉兴风动工具厂也开始研制地下澘孔凿岩钻具;宣化风动机械厂和鞍钢矿山硏究所开始联合研制大孔经炮孔露天凿岩潜孔钻机和牙轮钻机及其钻具,中国的凿岩钎具和钻具工业开始走出创业初期阶段,向行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